意大利贵宾会

在传统村落探寻乡村振兴的“诗和远方”

发布时间:2023/3/24 14:05:41来源:泰州新闻网

 粉墙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花格窗。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最为浓郁的“乡愁”。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公布了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柳林水村等1336个村落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至此,全国已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传统村落成为越来越多国人休闲度假的热门选项。无论是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戏在村里、村在戏里”的淮剧小镇,还是福建省晋江市梧林社区古色古香的古厝民宿,抑或是“江南最美文化村落”安徽省黄山市永丰村……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走出“深闺”成为游客慕名“打卡”的康养休闲度假胜地。通过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留住乡风乡韵,不仅留住了乡亲、护住了乡土、让游客记住了乡愁,也让传统村落的村民们吃上“文旅饭”,并在乡村振兴的时代绘卷上落实了让人们神往的“诗和远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通过传统村落保护工程,我国保护了53.9万栋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传承发展了4789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和价值最丰富、保护最完整、活态传承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有数据显示,我国55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大都与传统村落的密集区高度契合,1300多项国家级“非遗”和7000多项省市县级“非遗”,绝大部分都在传统村落里。传统村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中华农耕文化的传承载体和具象符号。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传统村落与自然相融相生,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要守住传统村落这个“根”与“魂”,立足本地实际,突出特色,进一步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要对传统村落中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传承和发扬,把古村生态与旅游、文化结合起来,以用促保,增强传统村落内生动力;要通过政府主导、村民参与,提升传统村落的使用功能,解决老屋无人居住等状况,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留住人,从而守住文化之“魂”;要依托传统村落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培植特色产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这样才能留得住乡愁、看得见远方,才能让意大利贵宾会的后代记得起故乡的袅袅炊烟。

联系意大利贵宾会:0531-6669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