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贵宾会

小木材撬动大产业 鄄城县什集镇木材加工业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12/8 11:12:37来源:大众网

近年来,鄄城县什集镇立足木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形成了以板材加工、床垫加工及其他成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链,走出了一条木材产供销“一条龙”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架起了“金桥”。目前,全镇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到104家,木材加工业成为全镇产业振兴的“主打歌”,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近日,记者走访了部分村庄和企业,展现面前的是一幅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东沙窝村:村民搭上增收“直通车”

东沙窝村有700人,床垫加工是个传统项目,也是群众增收致富主要产业。老支部书记孙在华谈起村里床垫加工来滔滔不绝。“走,到车间里看看去……”孙在华说。

在龙凤福沙发床垫厂生产车间,记者见到了负责人崔燕惠,她是一位朴实、诚信、坚毅的农村妇女,在她的言语中流露出对床垫加工行当的娴熟和自信。20多年前,崔燕惠和丈夫为了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远离家乡,到浙江一家床垫厂打工。打工期间,崔燕惠非常能吃苦,而且她还专心学习床垫的制作工艺。2000年,崔燕惠和丈夫带着床垫制作的手艺回到了家乡,在家里建起了床垫加工厂。崔燕惠说:“床垫加工是个麻烦活,也是个仔细活。从打簧、穿簧、打钢筋边、打垫绒毡、包装外表、包装外模等工序,每个工序都要保证质量。”由于崔燕惠的床垫货真价实,信誉好,她的生意经营的红红火火。致富后,崔燕惠不忘众乡邻,积极帮助群众增加收入。村民李玉兰和丈夫身体都不太好,崔燕惠了解情况后,就把她安排到厂里上班,每月有一千多元的收入。

在奖兴家具厂车间,工人们正在分工合作,进行床垫的生产组装,车间里呈现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我刚刚送货回来,这段时间订单比较多,有点忙不过来。”负责人许嘉菁介绍说。

在车间里,正在组装床垫的陈冬娥告诉记者,陈冬娥的丈夫几年前去世,三个孩子都在上学读书。现在她在厂里务工,每月有一千多元的收入。“在厂里上班,家里地里都不耽误,既方便又增收。再说孩子用不了几年,就能挣钱了。”陈冬娥的眼神里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据了解,在床垫厂里,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平常工作8个小时,平均月工资1800元左右。

近年来,在什集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东沙窝村的床垫加工业规模越来越大,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据介绍,目前,全村床垫加工厂发展到50家,就业人口300人。


和庄村:吸引外村打工族“淘金”

在和庄村鲁茂木业车间内机器轰鸣,板材“哗哗”流下生产线,加工好的板材正在装车。销往四川、云南等地,用于仪器、电梯等外包装,继续完成自身的使命……

和庄村有350人,全村有三分之一的人围绕木材加工业转。谈起和庄村木材加工业的变化与发展,村主任和同锋深有感触,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有些人开始在外村贩卖树木,卖到周边一些旋皮加工厂。在长期的供货中,他们开始琢磨,为什么不能把树木拉回家加工哪?当时李学武就是其中的一位。起初,李学武和村里几个人合伙尝试着开办木材加工厂。后来,随着业务量的增大,李学武开办了自己的木材加工厂。李学武说:“当时有十多个工人,自己装车卸车,天不亮还要把加工好的木皮送到厂家,饱尝了创业的艰辛。”2008年,李学武在镇政府的支持下,规模不断扩大。如今,他的板材年营业额已达3000多万元,安置70多人就业。

在车间机器旁,56岁的袁同录利索地在传送带上摆放着木皮。“我是南边小留镇的,自己有腰椎病。半个月前来到这里干活,每天有80元的收入,现在干起活来啥病都忘了。”袁同录说。他指了指旁边的妻子说:“意大利贵宾会老两口都在这里干,但她比我挣得工钱多。”说话间,袁同录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板材多、加工量大,一些板材下脚料也多了起来。存放起来,既占地方又不卫生。和庄村人就把这些板材的边角、锯末综合利用起来,变废为宝。李学武说:“我每年出售边角料40多万元,锯末6万元。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多了就有钱了。”

据介绍,目前,和庄村木材加工厂有50家,仅外村务工人员就有500人。随着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村里开设了三家饭,三家超市,一家早餐摊点,村里组成了20人的运输队。谈起村里以后的发展,和同锋满怀信心地说:“有了党的好政策,群众抱团发展干劲更大了,乡村振兴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富源木业:产品“飘洋过海”受青睐

走进鄄城县富源木业有限公司,干净的厂区,一摞摞板材摆放的井然有序。车间内工人们有序的繁忙着。今年25岁的焦德卿,5年前,就成了公司的“掌门人”。焦德卿说:“咱们的产品都是出口产品,公司定位于科技含量高,工艺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的木板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引进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木板制造加工设备,已发展成为一家集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于一体的木制品生产企业,能独立完成从产品设计到成品生产的一整套工序。”多年来,他们的产品出口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各个国家,受到国外商青睐。

焦德卿在发展自己企业的同时,积极为社会捐款,扶贫济困。五年来,他向社会捐款5万元。今年70岁的孙景华,和93岁的母亲一起生活,是个五保户。焦德卿了解情况后,就安排他到公司里上班,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每天有80元的收入。他高兴地说:“在这里干活很开心,离家又不远,还能照顾家,还是现在的社会好!”

说起镇里的帮助,焦德卿很感激:“去年春节过后,随着疫情的好转,公司的订单多了起来,这时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我向镇领导反映了此事,镇里了解情况后,积极与金融部门对接,办理企业贷款事宜,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有了镇里的营商好环境,我对公司下一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据介绍,近年来,什集镇为了加快木材加工业发展,制定了《加快发展什集镇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实施意见》,成立了木材产业发展办公室,组建了木材产业协会。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组织木材加工企业的负责人,到外地参观学习,开阔大家的视野,引导木材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实现集群发展,推进木材产业提档升级。


联系意大利贵宾会:0531-6669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