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贵宾会

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化农村金融服务的困境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0/5/7 11:03:25来源:金融时报

      四川广安农商银行自改制以来,涉农贷款余额稳步增长,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分别为52.38亿元、63.33亿元和67.64亿元;但与此同时,涉农贷款增速明显放缓,2018年末、2019年末增速分别为20.9%和6.81%。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下行压力传导加大,广安农商银行出现房地产贷款发放量增多,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不断增加,导致信贷资产结构变化,涉农贷款增速持续下降,存在一定的脱离主业的趋势。

      农商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根当地,服务“三农”应是各项业务开展的核心。回归本源、为本地“三农”服务,应围绕主业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准确把握自身在银行体系中的差异化定位,落实“三大银行”建设,实现优质、高效且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持续推进。

      为此,广安农商银行“三农”课题研究小组围绕顶层设计和定位,依据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及监管政策,结合涉农金融服务现状,对农商银行如何做好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展开调查研究。此次调查综合乡村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程度、地理环境,选取了花桥镇花桥村、代市镇梨树村、龙滩镇朱家村、穿石镇青沙村和观阁镇观南村5个行政村作为调研对象,综合采用问卷调查、现场座谈、实地走访和协助营销等调研方式,深入分析农村客户群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情况。

   ;   本次调查共取得有效问卷446份,详细了解了广安市辖区乡村地区客群年龄结构、收入来源、金融需求(存款、贷款及电子银行等)和对各项服务满意度,为广安农商银行转型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基础资料。

      根据调查结果,农村市场金融服务面临着以下几重困境。

      农村“空心化”加剧,有效金融需求不足

      调查显示,5个样本村中外出务工人群占比均较高。以穿石镇青沙村为例,整村共474户、1185人,约600人外出务工,“空心化”率约为50.63%,剩余农户多呈现年龄偏大、知识水平较低和按劳动力较弱等特点。

      城乡收入、就业机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使得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了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不合理分布,导致农村地区特别是中小村落“空心化”加剧,客群年龄偏大,因此其金融产品的需求也集中在存取款、结算等基础服务上。调查显示,有99.1%的农户认为当前农商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能够满足日常金融需求,对贷款有需求的农户占比仅为2.47%。

      另据调查,90.13%的农户在出现融资需求时偏好选择向亲戚朋友借款,愿意采取银行贷款进行融资的人群比例仅为3.59%,这一结果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S)结果保持一致。在人们借贷渠道选择行为中,信任特征及其维度的影响应考虑到“社会的变迁”以及“转型对信任的功能化社会机制产生的强烈冲击”,因此,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信任的形成与演进模式逐渐扩散到依靠合约和公平的制度环境。面对这一社会信任发展规律,广安农商银行需要通过转变服务视角,提升服务水平,从而发挥“催化剂”的作用,以有效的手段加强客户教育,加快借款渠道的市场化进程。

      乡镇空心化情况虽好于村落,但融资需求仍较小,其原因在于乡镇地区小微企业竞争不充分,企业寿命高于平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结构趋于固化,融资需求往往发生在首次投入和扩大生产经营之时;另外,乡镇地区消费水平远低于城市,日常生产经营成本不高,故小微企业日常资金需求并不大,资金缺口也通常以非正规金融方式满足。

      农村客群老龄化,支付观念趋于保守

      总体来看,调查人群中未使用手机银行客户比例达到73.54%。分年龄层次看,随年龄增长,未使用手机银行的客户占比逐渐增加。由此可见,客户年龄分布对于手机银行使用率有较大影响,客群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对下载、安装手机银行的流程不够了解,主观上存在对电子银行的回避心态。而网点方面,网点大堂缺少手机银行开户流程指引,柜台服务人员也忽视了对此类客户传统金融习惯的引导和教育,使客户更趋于保守。

      从使用手机银行的客户情况来看,使用广安农商银行手机银行的客户比例为21.52%,使用其他商业银行手机银行客户的比例为12.78%,可见在存量市场中,最大的竞争对手来自其他商业银行,而其他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一般指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银行。

      从支付习惯上看,农村地区客户消费时倾向于使用现金支付,其比例达到82.06%,使用微信或支付宝的客户比例也达到16.59%,可见在仅有的线上支付客户中,第三方支付机构为广安农商银行手机银行推广的最大竞争对手。

      网点受制于柜面,与农村客户联系不够紧密

      近年来,农村基层网点工作人员受制于柜面工作时间要求、授权模式及业务繁杂程度等因素,难以走出网点并深入了解农村客户的金融需求,金融服务营销活动流于表面。农村“空心化”导致基层网点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相对固化,柜面业务办理效率低下,占用了大量时间。

      据调查,不会在自助银行设备上进行存款、取款、查询等简单业务办理的客户比例达到58.74%;同时,各基层网点基于其区位或当地集市日期,在人流量较少时也只能按规定办理柜面业务,造成部分网点空转。上述两个现象使得基层员工难以“走出去”营销各项中间业务,致使基层网点功能单一化,与基层联系不够紧密,服务缺乏温度。

      从电子银行的营销来看,农村基层网点现有的营销宣传方式比较粗放,工作人员受限于柜面业务较少深入到村社、农户中进行宣传,基本还停留在突击应付考核的阶段,在邀约部分客户办理电子银行业务,完成短期业务考核指标后,对后续使用方法的普及、线上营销活动的宣传等还缺乏持续性。

      涉农贷款主体资质偏低,风险程度较高

      针对农村地区小微企业和农户,广安农商银行提供的贷款产品主要有“卡贷通”、个人经营贷款、个人消费贷款、扶贫小额信贷和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但农村经济主体具有天然弱质性,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于务工、生产经营,或者依靠低保金等国家补助维持日常生活。

      在调查中收入来源为务工的农户中,跨省务工比例达到69.11%,地域限制造成本地金融机构难以有效为其提供各项金融服务,即使能在年末返乡季进行客户营销,后续工作开展难度也较大,特别是贷款业务,难以时刻跟踪贷款主体生活及经营情况,及时管控贷后风险。调查中,收入来源为生产经营的农户从事一般种养殖的比例为92.73%,从事规模化种养殖的农户比例为4.24%,分散化经营、机械化水平不高造成这类客群收入来源不稳定,叠加行业经营风险和缺少认可的担保等因素,导致银行贷款动力不足。

      同时,农业相比工业、第三产业,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人力成本较高,抗风险能力差,投资回报率低,“三农”信贷一直风险较高,从广安农商银行“卡贷通”产品涉农贷款不良率超5.0%这一数据便可见一斑。地区金融机构由于对新产业不够熟悉,难以及时制定针对性措施,信贷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缺乏有效抵押物,涉农担保体系待完善

      农村地区农户、小微企业及合作社在进行贷款时,缺少有效的抵押物是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落实抵押物任重而道远。

      抵押物的确定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从地域经济看,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及东部,而土地经营权能否作为抵押物,又主要取决于农村的发展程度;从政府视角看,监管部门出台的政策偏宏观,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存在诸多困难;从农业主体视角看,农村地区种养殖业经营风险较高且现金流不稳定,资产多为设备、种养殖对象,难以提供受认可的抵质押物;从银行角度看,出于自身风险和管理成本考虑,对农村地区农户、小微企业及合作社的支持往往是有心无力的。

      目前在四川全省已有部分地区设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所,如德阳农村产权交易所、遂宁市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地方农村产权交易所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市场活力,但因缺乏二次流转及多次流转的市场支持,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违约后,银行难以通过对所抵押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再次流转顺利收回贷款本息,这也是农村产权抵押最大的制约因素。

      科技整合能力不足,客户信息管理体系不健全

      广安农商银行在柜面为个人客户开立账户过程中(尤其是近几年社保卡的批量开立)积累了海量的客户和交易数据,在受调查对象中,68.83%的农户及其家庭成员社保卡开立银行为广安农商银行。但由于内部组织架构分割,科技整合能力不足,信息多呈现碎片化特征,因此在制定政策、开展营销活动时并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极大的客户和信息资源浪费。另外,存量数据在初步获取阶段也呈现出不完整、不充分的情况,这阻碍了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不利于进行反洗钱等相关监管工作。

      虽然广安农商银行在政策上已经提出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三项评定(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但基层网点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农村地区客户基本信息仍然存在缺失。在调查的5个行政村中,客户信息缺失情况均较严重,因此对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和CRM系统的建设也形成了阻碍。其原因一是顶层设计细化程度不够,未对信息搜集、信用评定的具体方法、方式制定统一标准;二是相应的工作成果还未体现在考核之中,导致基层员工重视程度不足。

联系意大利贵宾会:0531-6669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