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贵宾会

乡村振兴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

发布时间:2020/4/15 8:54:28来源:中新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要做大做强高效绿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乡土特色产业、乡村信息产业,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适应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要求,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构建集体经济治理体系,形成既体现集体优越性又调动个人积极性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适应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需要,在保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宅基地使用机制,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探索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登记备案机制,确定集体收益分配权,落实农民对集体经济活动的民主管理权利,进行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要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推动乡村法治现代化,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要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此外,构建平安乡村也是农村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方面。

  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型乡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实行集约化经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水土,改进农村厕所,科学规划生产、居住区域,使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建设乡风文明村镇。要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农村科技发展、农村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农村法制建设、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农村文化体制建设等。建设公共设施齐全的乡村。农村公共设施短缺是农村发展的短板。在城乡融合的机制下,解决农村公共设施滞后问题,要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素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要适应建设现代化农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需要,就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要努力提升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他们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促进农民就业。要改革户籍制度,打通城乡之间的区隔。实行农村工业化,延长产业链,发展农村容纳劳动力强的第三产业,解决返乡农民工和沉淀在农村的农民就业问题。在第一产业创业方面主要着眼于产业化规模化,第二产业方面主要集中于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第三产业方面主要是涉农服务,着力增加农民收入。(白浅)

联系意大利贵宾会:0531-6669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