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贵宾会

山西中阳借生态资源助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19/11/11 11:26:26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原标题:山西中阳借生态资源助乡村振兴


昔日荒山“化身”绿水青山 山西中阳借生态资源助乡村振兴

“没雨沙土扬,有雨水土流”,这是曾流传于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的俗语。地处吕梁山黄土高原的中阳县,曾经境内沟壑纵横,立地条件差,森林覆盖率较低,冬春季节,每逢集中性降雨,水土流失严重,容易形成山洪。如今,走进中阳县军山管护站,茂密的油松林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昔日荒山秃岭“变身”绿水青山。

植树造林开创绿水青山,这一切变化起于上世纪70年代。1977年,中阳县把植树造林工作摆上日程,动员群众整地造林2500亩,时任吕梁地委书记的王国英将此地命名为“军山”。之后,中阳县将军山列为绿化重点,制定了“蹲一点(军山)、带三片(金罗、张子山、武家庄)、促全县”的造林绿化总体布局。

2000年,中阳县被确定为山西省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县和全国退耕还林(草)科技试验县后,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项目,林业建设得到较大发展。2016年以来,连续4年进行春秋两季义务植树,掀起了植树造林的新热潮。

40年来,山西中阳县人工造林面积达80余万亩,植树造林取得较大成效。在原有基础上,中阳县推行政府购买专业合作社造林模式,吸收80%的贫困劳动力参加,重点实施中幼林抚育、退化林分修复、灌木林改造等林业项目,希望利用3年时间,将中阳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 

青山变“金山”生态生计并重。一手抓生态,一手抓经济,生态林增绿、经济林增收为脱贫攻坚作出贡献。2014年,中阳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贫困群众创造了一条农民增收、大地增绿的新路。2018年8月8日,中阳县退出贫困县,成为山西省首批脱贫摘帽的3个国定贫困县之一。

生态治理为贫困户创收。近年来,中阳县实施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并让贫困人口参与工程建设,同时,吸纳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2018年共发放护林员工资715.8万元,其中贫困护林员领取557.97万元,人均9522元。

小核桃带动大产业,如今,核桃已成为中阳县农业最主要的产业,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自核桃实现全覆盖后,中阳县通过组建专业技术员队伍,建设核桃示范园、节雨旱井提水工程等,硬化核桃园区道路,实施种植、农机累加补贴等措施,核桃产量提高,产值达1.28亿元。

当前,中阳县在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上不断探索,吕梁市委常委、中阳县委书记乔晓峰介绍,下一步,中阳县将发挥农特产品流通协会和电商平台的作用,带动产业合作社、加工企业投入到核桃深加工上,同时发展休闲旅游、森林公园、康养基地等项目,努力实现生态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协调推进。


持久护绿打造“绿色银行”

增绿不易,护绿更不易,如何更好地发展和保护生态成果成为了当前中阳县要面对的问题。为此,中阳县不断加强森林管护工作,依法治林;配备护林员分区划片,实行禁牧,做好护林防火工作;对重点林区、交通干道沿线拉网300公里,硬化防火通道100公里;打击非法违法侵占林地行为等,逐步形成全民防火护绿的机制,中阳县境内43年未发生森林重大火灾,生态绿色资源得到保护。

“三分造林七分管,中阳在增绿上没有停止脚步,护绿上更不能松懈。”中阳县人民政府县长田安平说,要让绿水青山成为子孙后代的“绿色银行”,借良好生态资源推动永续发展。

(作者 吴琼 刘天资 冯新舒)

联系意大利贵宾会:0531—6669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