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贵宾会

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新农民”

发布时间:2019/11/1 14:19:22来源:喀什政府信息网

 原标题: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新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振兴乡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主体。

 据10月30日《新疆日报》报道,随着我国在农业智能化领域的快速进步,用于农田喷洒药物的无人机操控已经十分智能简单,一部手机足矣。今年,从外地赶来新疆的飞手有1500多名,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南北疆从事专职植保。无独有偶,10月29日的《新疆日报》还报道,在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库木西力克村,新疆农业科学院“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以10座智能温棚为基础,发挥技术优势,通过培训,让农民掌握了先进的种植技术,有效实现了贫困户增收。这两个例子生动地说明,实现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是生力军。

 古往今来,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决定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与振兴。农业农村的发展也不例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产业在农业、难点区域在农村、主要人群在农民。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要想让农村发生大的变化,除了硬件建设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更多一些能在大田边操控无人机的“新农民”。

 “新农民”要有知识、懂技术。要加强对农民进行科学种植、养殖以及现代高科技农具应用等的培训。就拿库木西力克村来说,原有温棚90余座,由于村民技术水平有限,效益较低。“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把帮助村民提高种植管理水平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村里先后开展育苗技能培训28场次,培训近千人。有了好苗子和技术保障,2019年,全村温棚达到434座,既丰富了餐桌,又增加了收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发展现代农业,有了好的农资、会用好的农资,是实现农业提质、增产、增收的关键。

 “新农民”要有眼光、会经营。要加强对农民进行新的务农方式和营销方式的教育,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首先,要坚持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比如,新疆天莱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引导农牧民养殖安格斯牛,带动当地135户农牧民实现增收,平均每户每年可增收7万元。再比如,第十届新疆农产品北京交易会现场交易8.03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关键就在于参展产品种类丰富且质量过硬。其次,要让广大农民搭乘上“互联网+”的快车,为农产品推广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还记得去年7月4日,英吉沙的色买提杏、精河的枸杞、特克斯的杏、吐鲁番的哈密瓜、青河的沙棘在天猫聚划算上正式开售,仅用48小时就能送到内地顾客手中,这些优质的新疆特色新鲜瓜果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只要质量好,不怕销不动,“互联网+”对于产品销售来讲潜力无限大。要让农民掌握基本的互联网营销技能,在着力解决制约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互联网技术下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上下功夫,就能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相信只要让更多扎根农村、深耕农业的“新农民”不断涌现,让美丽乡村成为他们施展才干、提升能力、实现理想的宽广舞台,就能形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推动我区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越走越畅、越走越宽。

联系意大利贵宾会:0531—6669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