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贵宾会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舟山社区村体制改革完善进行时

发布时间:2019/10/9 15:23:20来源:浙江新闻




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余若望 摄


      舟山市于2005年全面开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2009年、2016年进行过微调。但原体制暴露出法律地位缺失、集体经济发展疲软、管理层级增多等矛盾,产生了党的基层领导能力弱化等系列问题。

      今年4月底,舟山部署开展社区村体制改革完善工作,并将之纳入今年全市重大改革行动。

      “社改”不是“翻烧饼”,更不是走回头路,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胎换骨”,把之前没有完成的半步改革走完,理顺舟山市渔农村管理体制,增强村自治能力。

     ; 实质上,“社改”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主导下的一场变革,亦是基层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


      “并村并账”,发展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渔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各地的发展实践证明,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加油扩能”。

      而在社区村体制改革之前,舟山市虽说村级行政体制上实现了合并,但实质上,“并村未并社、并社未并账”,经济体制仍是“各自为政,自说自话”。

      普陀区展茅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林信光对此深有感触,他此前在茅洋社区村与茅洋股份经济合作社均担任过10多年的书记。“并村、联村等形式一次次在变化,但变来变去,社区最后还是个空壳,没有经济主导权,‘三资’牢牢掌握在各个合作社手里。”

      因为并村未并社并账,导致社区村没有经济主导权进而失去话语权,成为了单纯的服务型组织,行政村自治功能弱化,党组织“腰杆不硬”“说了不算”,严重削弱了党在农村基层的领导。

      舟山市社区村体制改革完善的最深层次目的,就是要强化基层政权,实行“并社并账”,达到行政村层面一个层级经营决策、一套班子民主监督、一个法人主体对外、一个基本账户结算、一个账套统一核算,做到“管理一本账、审批一支笔、发展一盘棋”。

      今年以来,舟山始终盯牢“并社并账”这个核心任务,充分考虑历史沿革、群众意愿等因素,一村一策制定行政村设置、经济合作社融合方案,努力做到并得稳、融得进、可持续、不反复。

      在经济合作社融合方式上,推行“完全融合”模式。具体通过两种途径加以实现:对原经济合作社之间人均资产相近的,采取“直接合并”;对原经济合作社之间人均资产相差较大的,采取“基数合并”。对极少数确实难以“完全融合”的,报经市社改领导小组同意后,先期通过“协商融合”进行过渡,逐步创造条件进行“完全融合”。

      截至目前,舟山全市设置285个行政村,较社改前减少11个,村均人口规模2000余人;全部实现“一村一社”,完全融合率93%,经济合作社总量从529个缩减至285个,减少了244个,缩减率为46.1%。

      社区村体制退出历史,乡村治理结构实现了在村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各司其职的规范化架构。


      凝心聚力,加强基层组织

      此次“社改”除了要解决“并社并账”难题外,还要明晰村级组织职能,分别建立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行相应的领导、自治和监督职能。

      由于村级组织还未到换届,由县(区)委确定过渡期间村级组织各套班子的临时负责人,建立过渡期村务工作、村务监督工作、村集体经济事务等领导小组。

      按照“政治强、敢担当、有威望、能带富、善治理”的选人标准,对政治不合格的人选实行“一票否决”,切实把优秀干部选配到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务委员会负责人、经济合作社负责人“一肩挑”。抓好村级班子建设,把县(区)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的对象扩大到村“两委”干部及后备人选,做到“凡进必审”,对“五不能”“六不宜”的人实行“一票否决”。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社改”工作后,党的基层基础得到加强,全市村级党组织选配了一批过得硬、有威望的“带头人”。

      其中,因政治素质、履职能力、年龄问题等原因调整撤换村党组织书记的有45人;实现村党组织书记和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一肩挑”的有265个村,占比93%,实现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一肩挑”的有62个村,占比21.8%。涉及“并社”的349个原经济合作社党支部全部按有利于融合的原则进行优化调整。

      同时改变过去资金补助方式。各级财政对村级补助资金保持不变,但调整补助模式,改原来的直接投放为以奖代补,人员报酬按考核结果分类分级奖励;乡镇(街道)结合年度考核和平常考核等次,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发放建议。

      舟山市社改办相关人士表示,下一步将开展新村党组织书记及村“两委”班子集中培训,帮助村干部提升政治素质、明确职责任务、理清发展思路,提高带民致富、依法办事、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


      共享共建,提升获得感

      社区村体制改革完善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农村经济和民生短板,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好足嘞!今天开始,阿拉从村民变成居民啦。”7月25日,得知城东街道长岗山村以93.02%的同意率通过“撤村并居”方案后,村民严亚芬高兴地说。

      长岗山村民委员会撤销后,村民整体并入紫竹社区实行统一管理。“长岗山村实现‘村改居’后,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公共配套服务,对于优化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村民住房、就业、教育等保障政策都将享受城市居民待遇,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东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舟山把“撤村改居”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化的突破口,对27个基本完成改造的城中村实施了“村改居”,多年未果的难题实现破题,全市城中村缩减到24个。随着“村改居”带来的社区治理变革,将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

      与此同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中村难题”得以破解。相关人士认为,在享受到城市居民相同“福利”的同时,居民们也要有相应的义务,彻底改变观念,不能再让城中村成为城市管理服务的“盲区”。

      另外,此次“社改”还把原来由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承担的政府服务职能划转至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遵循因地制宜、资源整合、便民高效的原则,进行统筹优化和布局调整,新设便民服务站281个,较社改前增加7个。各地统筹村级组织活动、文化礼堂、养老服务等场所,现有场所设施利用率得到提高。

      实现共享共建只是“社改”带来的其中一项利好,最主要的还是要让村民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比如,展茅田园综合体,最近几年不仅让老区展茅成为了旅游“网红地”,更促使当地村民开动脑筋撸起袖子在家门口赚钱。那里,还将推进千亩玫瑰园、美丽田园博览园二期等工程,建成后必将给当地带来更多的商机。

      岱山县衢山镇高涂村完成“社改”后,计划将2公顷废弃盐田打造成盐农旅游综合体,投资3000万元建设“盐农旅游体验综合体”项目,打造盐文化博物馆、晒盐体验区、游客接待中心、农业果蔬采摘区等……

      舟山市社改办相关人士表示,“社改”激活乡村的内生动力,来振兴乡村经济。今后,将鼓励各地多渠道安排扶持资金,进一步落实征地补偿费集体提留制度、村级安置留用地制度和公共财政以奖代补政策,采取政企合作、跨村联合、以强带弱等方式注入资本、盘活资源,切实巩固“消薄”成果,打造一批高质量的集体经济示范村。


(原标题《社区村体制改革完善进行时|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全市社区村体制改革完善工作综述》,原作者刘浩、余泽晶。编辑何伊伲)




联系意大利贵宾会:0531—6669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