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贵宾会

乡村振兴的“原阳模式”

发布时间:2022/1/10 22:50:51来源:河南日报

原阳,四桥与省会郑州相连,郑新融合发展的中心区;文化厚重、绿色生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产业更加融合与外延,区位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与项目。

绿色食品、智能家居、装配式建筑、汽车零配件及装备制造四大产业蓬勃发展,让原阳成为企业发展的热土,为乡村振兴加装了新引擎。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机结合,是人才、资源、战略的有效统一,需要汇聚各方力量。”原阳县委书记刘兵说,“调动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可以带来持久的活力。”

同育产业、共建乡村、齐抓就业,原阳县以“企业+”为核心理念,创新政府、企业、村庄、农民融合分工新模式,让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同育产业“一碗面”带活一个产业

1月4日,河南多地迎来了第一场降雪。在寒冷的天气里,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汤面,能从胃里暖到脚底。

原阳县齐街镇党委书记张传涛,这些天也一直惦记着“阿利茄汁面”。但他不是要自己吃,而是为了镇里农户种的番茄。

阿利茄汁面的“灵魂”番茄酱汁,产自它的“中央厨房”——河南省味得佳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味得佳),就安在原阳县产业集聚区内。在全国拥有300多家门店的“阿利”,一天的番茄用量在4吨以上。

多年种植番茄的传统,让齐街镇的番茄名声在外,但受疫情、汛情影响,这两年,番茄“卖难”情况时有发生,群众种植的积极性明显下滑。

“相见恨晚!”1月6日上午,通过县里“牵线”,味得佳总经理崔胜利与张传涛碰了面。屋外寒风簌簌,屋内的交谈热火朝天,崔胜利和张传涛二人越聊越兴奋。

一番交流,二人得知,因为用量和产量大,之前“阿利”常在山东等地采购番茄,齐街镇也会将番茄运往外地去销售。“以后直接联系齐街采购,原阳的‘番茄’再也不用‘兜圈’了!”崔胜利说。

和张传涛同来的齐街镇南黑石村党支部书记李华民也很高兴。南黑石村投建了32个温棚,遇见“阿利”,除了能实现番茄的订单式销售,种植结构也更加多元。“‘阿利’鼓励意大利贵宾会种大葱,它也可以纳入意大利贵宾会试种的品种了!”李华民告诉记者,除了番茄,现在棚里还种上了西蓝花、西葫芦等蔬菜。

一碗茄汁面,让齐街镇干部群众重新燃起了规模化种植蔬菜的信心。而“雨轩”,也用“一只羊”助力原阳抢占了羊肉产业的“高地”。

2015年,原阳县开辟“绿色通道”,引进新乡市雨轩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雨轩),随后,雨轩的小尾寒羊养殖基地建成投产,采取“政府引导+公司+养殖户+供应链金融+物业管理+养殖保险”的发展路径,帮助原阳养殖户每年增收近2000万元,羊肉产业走向良性循环。

这样的案例不止一个。全国600多家“悦来悦喜”便利店的鲜食生产供应基地——河南悦之丰食品有限公司(简称悦之丰)也在原阳,悦之丰每年用来生产三明治的近300万枚鸡蛋,全都出自原兴街道办事处的养鸡场;河南九龙食品有限公司,在路寨乡建成了1000多亩的黑小麦种植基地,系列产品畅销全国……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多个龙头企业的入驻,让原阳的产业格局逐渐发生变化,一个又一个企业结合当地资源特色,让“一碗面”“一道菜”“一块面包”带活一个产业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


共建乡村一个企业改变一个村庄

官厂镇鲁厂村村口,有一棵长了近60年的大杨树,四季更迭中,见证着村子的发展、变迁。

树北面的入村路和树南面的荒坑,在去年变化最大。入村路上竖起了红白相间、写着“鲁厂村”村名的路标,路两旁的花草间,添了崭新的文明标牌;荒坑更是“摇身一变”,成为村民十分喜爱的、用来休闲娱乐的小游园。

鲁厂村党支部书记吕爱朵说,这一切多亏了河南九豫全食品有限公司(简称九豫全)。2021年,原阳县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推动乡村振兴相结合,制定措施,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全县129家像九豫全一样的企业,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等多处发力,对口帮扶365个行政村。

“是‘大自然’的企业转型,给意大利贵宾会的粉丝产业升级提供了思路。”路寨乡宋寨村党支部书记宋开展介绍,帮扶他们的是河南省大自然室鑫家具有限公司(简称大自然),村上产业的飞速发展,也是大自然董事长何承干常来交流的结果。

之前,宋寨村的群众一直单一利用淀粉来制作粉丝,论箱论斤卖,附加值很低。“大自然大胆转型,逐渐淘汰流水线生产家具,很早尝试全屋定制,如今不仅业务拓展到了全国,还成了行业领先。”宋开展说,他受此启发,寻找生产速食的企业合作,不仅让宋寨村粉丝的品牌越叫越响,种类丰富的速食粉丝也“上了网”,价高的能卖到8块多钱一桶。

路寨乡小寺村与宋寨村紧邻,是河南祥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简称祥瑞)的对口帮扶对象。“改变最明显的是村里的人居环境。”村委委员孙纪兆很感慨,现在村里最吸引人的就是文明标语一条街和村委会旁的文化广场,这都是祥瑞出钱出力改造的。

“这么干净整洁,俺们可得维持好!”偶遇小寺村村民尹学民和谷中央,他们也直呼村里变化大。“新修的路、新挂的牌子、新建的游园,以前灰突突的村子变亮堂了!”谷中央说。

谷中央是小寺村目前唯一一家还在继续坚持做石磨香油的村民。“一点儿都不夸张,以前全村家家户户磨香油,没进村就能闻到浓浓的芝麻香。”孙纪兆告诉记者,如今大家都外出打工,这传统的手艺被“雪藏”很久了。

“可以试试重新磨香油!”小寺村党支部书记谷中鹏说,祥瑞也一直在帮助寻找适合小寺村发展的产业,希望可以借助企业的力量,让香油的香味再飘满村庄。


齐抓就业一个岗位带富一个家庭

“家乡很好,但就业很难。”这是大宾镇刘江庄村王金昭四年前对老家原阳的看法,从事汽修行业的他,一毕业就选择留在了外地工作。但多家企业对原阳乡村振兴的带动,改变了他的观念和人生轨迹。

大学毕业后,王金昭一直留在安徽工作,因为那里有相对大的汽车企业,有合适的工作。2017年,考虑到父母年纪大、还要计划组建自己的小家庭,王金昭决定回到原阳。

“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自己做点儿小本生意。”这是王金昭离开安徽时的想法。但原阳的迅速发展,多家龙头企业的入驻,让这个“90后”年轻人之前干劲十足的工作状态得到了延续。

经过朋友推荐,王金昭来到味得佳应聘,找到了维修设备的岗位,之前的学习、工作经验,全都用得上。“这里同样交保险,工资也不比在安徽差。”王金昭对回家乡的生活很满意。

随着一家家企业不断入驻,相关产业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大。多举措服务好企业的同时,原阳县积极开展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建设,搭建政企沟通联系渠道,建立了县领导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商会制度、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机制,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不仅解决民营企业涉及政策咨询类、金融贷款等问题,更方便企业的人才引进、招工用工。据统计,原阳县仅产业集聚区就实现4.5万多人家门口就业。

在原阳,不仅是“90后”“00后”这样的年轻人能够找到理想的职业,未来的舞台更广阔,上了年纪的留守妇女甚至是残疾人,都能在企业中找到合适的工作。

许同林是阳和街道办事处娄月庄村的脱贫户,靠着在大自然拿到的2400元的工资,摆脱困境过上了好日子。“几年前儿子意外去世了,孙子、孙女都还小,老伴儿还得长期吃药,不挣钱真不行!”许同林回忆,“我都70岁了,出去找工作根本没人要,多亏了大自然提供的机会!”

“这里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王明明是嫁到原阳的平顶山姑娘,在九豫全做行政工作,她告诉记者,每月5000多元的工资保证了她在县城里的生活品质,人性化的管理和亲切的领导同事更让远离家乡的她倍感温暖。这份工作,她从2016年夏天干到了现在。

眼下,还有更多的原阳人,在不断加入落户原阳的企业里,他们一方面增加了收入,实现了职业理想,另一方面则和企业一起,为原阳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注入了力量。

(记者马丙宇刘亚鑫通讯员贺洪强)



联系意大利贵宾会:0531—6669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