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托管、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基层治理双基引领……4月6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山东省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涌现出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
山东省委农办秘书处处长周团结说,山东农业历来具有“富于创造”的优良基因,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和“莱西经验”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典型经验,回答了当时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一些重大课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山东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经验做法。
比如,农业生产托管,在“耕种管收”等环节提供“半托管”或“全托管”社会化服务,探索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去年全省生产托管面积超过1.5亿亩次。再比如,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把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合作社抱团发展优势和农民致富愿望有机结合,目前全省已发展3.7万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动286万户社员致富。又如,基层治理双基引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化服务和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和引领作用,调整优化基层组织设置,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合作社里,截至去年底已成立农村基层联合党组织2011个。
同时,许多地方在实践中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一大批新典型脱颖而出,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的乡村振兴路子。有的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如平阴的玫瑰产业、金乡的大蒜产业、威海市文登区的西洋参产业等,都已成为当地富民兴村的好产业。有的从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入手,突出人居环境整治和脏乱差治理,同步发掘历史底蕴、特色文化优势,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文旅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走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之路,比如济南市长清区的马套村、烟台莱阳市的濯村、淄博市博山区的中郝峪村等。有的通过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吸引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从而带动乡村产业强、人气旺,比如聊城茌平区的耿店村、威海荣成市的东褚岛村等。有的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加强党支部和带头人建设,山东省有一大批这样的先进村,如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菏泽单县的刘土城村、潍坊昌乐县的庵上湖村,等等。还有的加强园区片区综合治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建设,比如泰安市岱岳区的九女峰乡村振兴示范片区,19个村一盘棋,实施连片打造、集群发展,先后引进20多家工商资本共同参与,实现了薄弱村的凤凰涅槃、零散村的集群振兴和“两山理论”的深度落地。
下一步,山东省将持续深入挖掘总结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立足“点、线、面”“县、乡、村”“企业、园区、基地”,打造一批不同层级的“齐鲁样板群”,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省面上工作整体提升。(记者 李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