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二圣镇云林天乡风景区
每到节假日,巴南区的一个个乡村旅游景点便迎来了数以万计的市内外游客,每一个受欢迎的景点,无不映射着巴南区乡村振兴发展的成果。
2020年以来,巴南区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稳中向优,乡村振兴成效显著。202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6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856元,同比增长8.6%。
产业兴旺 农村发展找准“路子”
去年10月29日,东温泉镇黄金林村 “九花谷”正式开园,满园的金丝皇菊吸引了众多市内外游客们闻讯赶来。这一朵朵金丝皇菊,见证着黄金林村乡村振兴项目不断发展带来的显著变化。
黄金林村村民刘志贵告诉记者,村里组织大家一起种菊花,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跟传统的产业比起来,效益翻了几倍。去年以来,九花谷种植的金丝皇菊,吸引了近6000游客前来观赏,生产加工的菊花茶由于口感好、品质高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种植面积扩大、加工能力提升和经营项目增加,去年,九花谷项目的综合收益突破100万元。这个市级贫困村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与东温泉镇一样,巴南区各镇街抓住了休闲业发展的势头,将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生态养生养老养心产业融合,以观光农业为基础,基本形成了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的聚集区,拓宽了增收路子。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108.36亿元,全区乡村旅游经营收入达到49亿元。
生态宜居 农村有了“面子”
在二圣镇集体村,云林天乡这个颇有特色的乡村振兴项目已经闻名遐迩。
事实上,早年的集体村也跟许多普通的农村一样:家禽散养、垃圾乱丢、房前院后脏乱差……而如今,走在二圣集体村的乡村道路上,四时苍翠、村容整洁,每隔不远处就有一个垃圾回收箱。村委会负责人说,村里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垃圾分类处理等技术培训和农业环保宣传,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开始不断增强,农村面貌也焕然一新。
这一切,都得益于一个乡村振兴项目——云林天乡项目的示范带动。
在巴南区制定的旅游总体规划中,天坪山云林天乡与东温泉已被列为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将打造成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景区。
近年来,巴南区把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建设与产业发展示范项目、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等结合,持续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建成25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推进厕所革命,2020年全区完成农户改厕5760户。
乡风文明 农民富了“脑瓜子”
建言献策的“参谋员”,文化传承的“宣传员”,公共活动的“辅导员”……去年9月,巴南区麻柳嘴镇通过打造宣传文化发展顾问团,充分发挥宣传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品牌,麻柳嘴镇文化发展顾问团还向村民、学生普及非遗知识、开展麻柳荷叶教学培训。
在巴南,文明乡风活动也在不断开展,巴南农民的精神文化更加丰富,观念的改变也在不断发生。
据介绍,近年来,巴南区结合“四堂互映”开展宣讲活动,各镇街及村(社区)积极利用梦想课堂、百姓茶堂等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宣传,让政策深入人心。同时,开展“德法有约堂”“以案说法院坝会”、志愿服务活动、德法睦邻等活动,让爱护环境的意识深入人心,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内涵。
同时,持续推动文明风尚深入农家,开展区级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区级最美家庭评选工作,持续打造和挖掘文明家庭。
治理有效 农村有了“里子”
有效的乡村治理能让农民成为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觉担当乡村公序良俗的维护者和倡导者。
“有了这支多方联动的巡逻队伍,村民们晚上走夜路也不慌了。”去年,惠民街道在基层社会治理探索中,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创新了“四联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即‘联巡、联调、联管、联智’的模式。“联巡”,就是组建一支多方联动的巡逻队伍;联调,就是搭建起一个村民评理所;联管,通过整合雪亮工程、党建平台、远程教育、群工系统等9个网络系统数据资源;联智,凝聚智慧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如今,通过实施“四联共治”,惠民街道胜天村群众满意度上升18.2%,达86%,安全感指数上升16.2%,达99.5%,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满意度、安全感。
其实,这都只是巴南区乡村振兴中治理有效的缩影。
近年来,巴南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将乡村的治理作为了农村“里子”建设的基础,通过多种有效的基层治理的探索,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治理之路。
生活富裕 农民鼓了“钱袋子”
“跟着合作社干,我的茶业不愁销售!”郑利是二圣集体村的村民,早些年,一直以务农为主,几年前,在茶业集团的带领下,她种起了茶业,通过公司专业的技术指导,郑利种出来的茶叶不但品质高,产量也稳。算上自己的茶业销售和公司的分红,郑利每年的收入达到了10万以上。
 据了解,多年来,巴南区二圣茶业公司通过带动周边茶农发展茶园,实施“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通过投资组建专业合作社、向农民赠送茶苗、技术培训、资金直补、订单收购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扶持带动周边茶农发展茶树种植10000余亩。同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公司承诺每年将企业利润的5%作为红利,茶农与企业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不仅如此,去年来,巴南区多举措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清理核实资产38.29亿元,集体土地229.9万亩。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开展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量化经营性资产9.8亿元,设置股份1597.25万股,发放股权证书41.3万。(罗莎 王浩 巴南区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