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贵宾会

文旅融合 苗族村寨乡村振兴发展忙

发布时间:2021/1/18 14:56:29来源:人民网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大水井乡棠梨凹村距罗平县城12公里,全村39户186人,是典型的苗族村寨。前拥十万峰林、背靠罗平古生物化石群地质公园,下接多依河、小三峡等风景区,是罗平旅游环线必经之地,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自然景观迤逦迷人、苗族风情文化浓郁。

近年来,大水井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兴乡、劳务富乡、生态立乡、稳定安乡、旅游旺乡”发展思路,以“抓党建、强队伍、兴产业、活旅游、强振兴”为工作抓手,全面聚焦“生态之乡、徒步天堂、天然氧吧、康养福地”发展目标,凝聚全乡上下合力,同心同德谋发展,一心一意抓治理。围绕“一山一寨”(即十万大山观景区、棠梨凹苗族村寨)来精心打造,实施了棠梨凹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以小投入撬动了大产业,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棠梨凹苗族村的打造,弥补罗平苗族文化旅游空白,与旧屋基大补懂彝族村落、鲁布革腊者布依族村寨形成了罗平“金三角”民族风情旅游精品线,开创了大水井乡乡村旅游的全新格局。


抓党的建设,促乡村旅游发展组织化

大水井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牛鼻子”,以组织建设为引领,紧紧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围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加强和改善党委对各项工作的领导。一方面不断巩固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开展“五面红旗村”创建活动,10个党总支获得县委表彰。圆满完成42个党支部达标创建任务,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1个,选优、补齐、配强村“三委”班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委统领、支部带领、党员带头”作用。在棠梨凹项目实施建设过程中,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缺项目、短资金的种种困难时,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苦,勇于担当,苦干实干,仅用3个月完成棠梨凹一期项目建设,充分体现了大水井精神,开创了棠梨凹速度。


抓基础设施建设,促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化

围绕强民生、补短板要求,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将景观和村落融合在一起进行打造。通过合理规划布局,配套实施了供水工程2400米、污水管网改造1520.34米、电网改造新增400A变压器,入户电2000W、实现了电网入地(曲靖市第一个实现电网入地的自然村)、绿化美化及安防工程、整村推进厕所革命39户、新建养殖小区1500㎡;同时新建苗族特色寨门、生态停车场、综合广场、民族文化广场、玻璃观景台、游客服务中心等。通过新建上下山步道,实现观景台与村庄的连接,村内道路全部由青石板铺成,村庄整体提质改造,将棠梨凹村庄基础建设与旅游融合推进,将改善民生与发展新兴产业有机融合,让群众真正享受发展红利,将建设成果让群众共享。


抓生态文明建设,促乡村旅游发展持续化

大水井乡素来就有“生态之乡”美誉,2017年,被命名为云南省第十批“云南省生态文明乡镇街道”称号。棠梨凹村背靠十万大山,山峰耸立,绿树成荫,革来河水域水体清澈,沿岸自然景观秀丽。在规划建设中,大水井乡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经济适用”的原则,坚持生态、耕地、国土空间规划红线,根据棠梨凹村的现有功能用途,结合气候条件,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民族传统、产业结构等条件,充分征求群众及专家意见,保持现有功能分区,对生产、生活、生态分区进行提升改造。同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相呼应,与村内环境文化和形象相契合,融入人文风情、民族元素,突出现代农业、人文文化、苗族风情。


抓苗族文旅融合,促乡村旅游发展特色化

棠梨凹村属典型的苗族村落,村民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传承,苗族风俗保存完整。在棠梨凹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苗族农耕、餐饮、图腾、服饰、歌舞、芦笙等苗族特色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培植,组建了苗族芦笙、芦笙舞表演、苗族歌舞表演、苗族传统文化表演等团队,整理编排了苗家迎宾礼、敬酒歌、婚俗表演、舞蹈表演、苗族篝火晚会等一系列苗族特色民俗文化表演节目。同时还积极争取恢复苗族传统节日“花山节”,对村中120所大小房屋进行全面的风格改造,民居外貌具有“茅草房、土基墙”风格,村庄更具苗族原始风韵。浓厚苗族文化体现在乡村旅游各环节,在发展乡村旅游中挖掘保护苗族传统文化,又利用苗族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棠梨凹更能感受到乡情,留得住乡愁。2020年5月,罗平县民族团结示范乡(镇)、村创建集中授牌仪式在棠梨凹村举行,棠梨凹村荣获“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示范村”称号。


抓特色产业发展,促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化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发展旅游产业是基础,产业兴则百业兴。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中,产业兴旺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在棠梨凹的发展建设中,立足优势,重点挖掘、打造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以民宿、客栈打造带动当地群众发展。该乡党委、政府统一出资选取村中的石木屋进行改造、新建木屋别墅,打造棠梨凹民宿群,目前已建立棠梨凹民宿、棠梨凹一号院两处示范性民宿。通过政府示范带头,下一步还将出资补助带领部分群众将自家房屋改造为民宿、客栈,既提升棠梨凹村旅游接待能力,又让群众真正享受旅游红利。

以苗族刺绣带动苗族特色产业发展。苗族刺绣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内容,被誉为“无字史书”。结合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棠梨凹村成立了苗族刺绣合作社,有苗绣扶贫车间1间,手工绣坊1间,10余名心灵手巧的绣娘在农忙之余到绣坊工作,每个小时能够给她们带来5元钱的收入,同时高于市场价回收她们绣出的作品。通过鼓励带动群众发展刺绣产业,不断扩大苗绣产品的规模化、市场化,助推带动苗族文旅产业全面发展,实现群众增收。

以苗族特色饮食业带动特色养殖发展。苗王特色羊汤锅因其选材为“云南六大名羊”的黄山羊,加之苗族厨师传统技艺的加持,赢得了广大顾客的喜爱。本着餐饮业带动养殖业的思路,发挥“一乡一业”产业效益,大水井乡与罗平县金达生态农业公司合作,通过“党委+公司+企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黄山羊产业。目前已成立黄山羊合作社4个,并实体化运作,扶贫公司与企业结成利益联结,真正实现公司增效、支部集体经济壮大、农户(贫困户)增收致富的目的。

“当前,乡党委正对棠梨凹村旅游业态进行综合提升,民宿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与质量稳步提升、体验式旅游服务内容不断拓展,管理服务体系逐渐完善。下一步,还将融入‘一河、一谷’等元素,打造以棠梨凹村为起点至杨家寨、革来河、锅盖山峡谷、革来海子、乡政府所在地小集镇,长达46公里的全乡旅游黄金路线。”大水井乡党委书记朱江满怀信心地说。

(张雪飞)



联系意大利贵宾会:0531—6669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