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贵宾会

谋划“好路子”培养“好头雁”培育“好乡风”书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枣庄篇章”

发布时间:2020/11/13 15:05:12来源:大众日报

  9+2改革攻坚在行动

  11月9日,枣庄市召开全市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工作现场推进会,观摩了各区(市)及高新区7个项目。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枣庄市统筹推进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三区同建”,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和市级领导牵头的“五个振兴”工作专班,责任落实更加有力。今年,将乡村振兴改革列入全市“9+2改革攻坚行动”,强力推动乡村振兴改革攻坚。

  11月9日,枣庄市召开全市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工作现场推进会,观摩了各区(市)及高新区7个项目。

  这是一次乡村振兴成果的大检阅。枣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两年多来,农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枣庄市委书记李峰认为:“一是农业生产有了大发展,二是农村面貌有了大变样,三是农民生活有了大改善。”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枣庄统筹推进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三区同建”,全力推进“五个振兴”。

  枣庄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和市级领导牵头的“五个振兴”工作专班,责任落实更加有力。今年,将乡村振兴改革列入全市“9+2改革攻坚行动”,强力推动乡村振兴改革攻坚。

  科学谋划“好路子”,乡村产业更加兴旺。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枣庄通过推行“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创建了台儿庄涛沟河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11个、农业产业园9个、产业强镇18个、农业龙头企业380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55家、家庭农场示范场215家。

  农业龙头企业一直是枣庄的短板,全市国家级龙头企业只有3家、省级只有37家。枣庄正在奋力追赶,这次推进会观摩的台儿庄区牧源生态养猪、峄城区华沃智慧农业产业园等项目,无论是规模还是科技含量都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假以时日,将成长为参天大树。

  着力培养“好头雁”,乡村人才更加充盈。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枣庄实施乡土人才培育示范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今年以来,累计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619人、现代农场主130人、农业经理30人、高素质农民5000余人。枣庄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建立鲁南乡村振兴研究院,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在枣庄职业学院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全市柔性引进34位农业类高层次人才,34人获得“齐鲁乡村”之星称号,59人获得“枣庄市乡村之星”称号,各类人才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山亭、薛城、高新区等地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峄城石榴、山亭长红枣等枣庄特色优质农产品通过互联网飞出大山,走向了世界。

  倾情培育“好乡风”,乡村更加文明。乡村要振兴,文化是灵魂。枣庄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挖掘传承具有鲁南特色的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和传统文化。启动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传承乡土味道,留下文化根脉。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送戏演出2138场,覆盖率达到91%。建成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525个。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个、分中心65个、实践站2481个、志愿服务队1127支。去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5.2万场次。

  系统打造“好环境”,乡村生态更加宜居。乡村要振兴,生态是支撑。枣庄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市建成美丽乡村498个,正在创建的816个,建设了不同风貌、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33个。市中区、高新区已全部建成美丽宜居乡村。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累计新改厕所40.9万户,300户以上自然村建设公厕888个,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村庄1119个。探索建设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建强培优“好班子”,乡村治理更加有效。乡村要振兴,组织是根本。全市以“村村都有强书记”为目标,深化农村党组织带头人优化提升“1+X”制度,全市共选派、招聘党组织书记200余名,调整配强村党组织书记593名,选派第四轮第一书记439名。

  全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596个,合作社为村集体增收3000元以上的行政村达596个,有的村增收达10万元。全市实施村集体经济“破五万(元)”“进十万(元)”计划,全市“破五”村达到171个,“进十”村达到328个。

联系意大利贵宾会:0531—6669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