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视1780平方公里的即墨大地,乡村振兴高歌猛进,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两区共建、产居融合、治理有效”的即墨路径。
梅香茶韵,绿水青山,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鳌角石村自1961年成立第一届党支部起,先后创下“即墨第一个吃上白面馒头的村、第一个通电的村、第一个通自来水的村”、培育出一个纳斯达克上市企业等傲人实绩。如今,在党组织带领下,千亩茶园、江北最大梅园串起种植、加工、旅游的产业链,村庄也由此走上了文旅融合的新路子。
“通过山林和土地流转,项目预计每年可为周边5个村庄增收200万多元,增加就业岗位120多个。”鳌角石村党总支书记李建欣说,他们还投资6亿元建设生态宜居品质家园,全力守护“绿水青山”浓浓乡愁。
由鳌角石村向西北30公里到达灵山街道,不同的发展基础、不同的致富路径,却又殊途同归。该街道曾是经济薄弱镇,如何稳步走好脱贫后持续发展之路,找准实现乡村振兴的“钥匙”?近几年,灵山街道因地制宜提出“花乡药谷”总体规划,以此为突破实施田园综合体创建。规划建设了一个总面积达5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产业园,目前已集聚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与中药深加工等产业项目10余个。还采取“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协助种植企业与辖区修正、科伦等药企达成长期合作协议,让中草药种植户吃了定心丸。花乡药谷中,中药种植园区、精品农产品种植园区、玫瑰小镇等1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紧密连接,透出联动发展的勃勃生机。
此外,即墨还在全区布局了大信“向阳小镇”、龙泉“莲花山、莲花湾”等8个田园综合体示范片区,培育壮大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因村制宜、产业先行、产居融合,龙泉街道莲花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区又是另一番图景。
驻足台子村村口,远可观莲花山含黛,近能听莲荫河叮咚,俯身游鱼戏水,抬头石渠石巷。用年逾九旬的老村民张焕津的话说,便是“记忆中的青山绿水回来了”。
街道目前已建设1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生态宜居成为乡村振兴最美底色。携手央企华侨城集团,对整个片区进行规划设计。引导辖区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产学研共建,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同时,把华侨城集团的合作伙伴、团队、文旅项目引进来,搭建产业发展联盟,探索“公司+街道+村庄+合作社+农户”的联动增收机制。目前已初步实现10个村庄、21个专业合作社、100余家生态农庄的产业互助、抱团发展。
逐梦沃野,即墨乡村振兴的澎湃图景将更加精彩。(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