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6点,随着邢亭山村最后一名户代表在表决票上签字,章丘区曹范街道村庄规模优化调整工作率先取得阶段性成果,打响了第一枪。全街道22个行政村调整为自然村,行政村总数由46个减少到24个,调减幅度达到48%,表决结果总赞成率高达99%。
垛庄镇细化16项优调流程,按照时间节点,严格工作程序,全程接受群众监督,34个涉及村投票表决工作1次通过,全镇42个行政村优调为19个,其中23个行政村调整为自然村,减幅54%以上。
……
“优调村庄规模,是更好适应城乡融合发展,扛起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大旗的重要基础。要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完善乡村治理结构,推进行政村规模优化调整,实现规模调大、布局调优、班子调强、发展调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章丘区委书记马保岭提出明确要求。今年以来,章丘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解决行政村小、散、弱等问题,以选优配强村级班子为重点,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责任担当,树好鲜明导向,全面推动村庄优调健康有序开展。目前,全区437个行政村已完成村党组织合并,405个行政村依法依程序通过表决大会调减为144个,减幅达到30%。剩余103个行政村计划5月底前全部优调到位。
体察民情,让群众支持
“大叔,您这么大岁数怎么还来出义工啊?”“书记领着党员干,党员领着群众干,别看我岁数大,我可不少出力,意大利贵宾会石泉村以后就是一家人啦,我可是党员,出工的时候可不能偷懒,要不让老少爷们笑话。”石泉村老党员李克家一边砌着路牙石一边认真说道。
官庄街道石门、双水、响水三个行政村调整为自然村后,新成立的石泉村人心更齐了,凝聚力更强了,在党总支的带领下,党员群众齐心协力,义务出工出劳,抱成团,攥成拳,掀起了绿化美化、基础设施改善的热潮。
据悉,章丘成立区级工作专班,统一安排部署,各镇街党工委书记挂帅,先后召开101次专题会议、3次分片座谈会,开展525次实地调研,18个镇街50余次反复论证,在综合民意的基础上,研究制定1个指导意见和1本工作汇编,形成优调预案。在此基础上,加大预案宣传力度,分层次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支部书记和村“两委”干部,详细解释村庄优化调整的意义,宣传过渡期的处置办法和政策待遇,明确“五个不变”,即:各村庄村名不变;农民享受的政策不变;各自然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等权属不变;农村经济利益关系等债权债务不变;原村享受的上级帮扶等政策不变,消除基层干部对村庄优化调整工作的顾虑和疑惑,形成优调合力。以镇街为单位组织力量,按照“两个全覆盖、一个总过半”的要求,逐一到涉及优调村走访村民代表和全体党员,详细解读村庄优化调整的相关事宜,确保村级党员走访全覆盖、村民代表走访全覆盖、普通群众走访过半,真正做到宣传发动到位。
党建引领,让群众放心
“要从服务发展大局、乡村振兴大局出发,试点先行,做好规划,分类实施,稳步推进。”章丘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滕永军说,要强化党建引领,选好带头人,执行政策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善于做好群众工作,切实把村庄规模优调工作做好,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下好“先手棋”。
坚持党建引领,是群众放心安心舒心的基础。章丘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特别是支部书记的核心作用,全区确定193个先行先试村,从组织建设入手,着眼建强基层组织班子,先行调整设立新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在原村的村“两委”成员中选配设立临时工作委员会,试点先行、先易后难、逐步推开。
只有铁的纪律,才有强的战斗力。从工作一开始,就把纪律挺在前面,强化优调程序、抓好关键环节,各镇街分头召开涉及村的村“两委”干部、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公布调整方案并公开公示,部署户代表会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经得住检验。工作中,明确“八个严禁”“八个不得”“八个一律”纪律要求,划红线、明底线;部署开展整庸治软专项行动,制定《章丘区村党组织书记负面清单》,对村庄规模优调过程中制造阻力、侵害群众利益的村党组织书记,该问责的问责、该调整的调整、该撤换的坚决撤换,用铁的纪律保障了优调工作顺利进行。
强基固本,让群众受益
“看见远处那栋楼没,我在9楼,白天就在园区工作,晚上回楼上住,吃了饭还能在花园里遛个弯!”吴家村46岁的张大姐对村庄优调工作赞不绝口。她说的园区,就是官庄街道的泉城百花园田园综合体项目,村庄调优后,张大姐成为直接受益者。
据了解,官庄街道将5个涉及优调的村纳入项目范围,打造集花卉苗木种植、培育、交易、加工以及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带动6000余人就业,解决周边20个村近2万亩三类农田增收2000万元,新建制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刁镇村庄规模优调后,116个行政村调整为36个行政村、10个社区,既拉开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框架、又打开了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创新基层治理,是激活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村庄调优,正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章丘统筹下步的村“两委”换届选举,根据新建制村党员人数等情况及时调整党组织设置,拓宽渠道、提前布局、精准选人。通过村庄规模优化调整,村党组织带头人平均年龄由56岁降低到50岁,大专以上人数比例由11%提高到27%,进一步激发了村级干部队伍活力,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富民惠民步伐奠定了坚实基础。统筹区域化党建、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村庄发展规划等,对整村拆迁搬迁到社区或有明确搬迁计划的,符合条件的,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合并成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在全区布局实行网格化管理,设置“区、镇街、社区、街巷(楼宇)、党员中心户”五级网格体系,配齐配强网格力量,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把为民服务触角延伸到末端、到户下。以产业互联带村庄整合,通过资源互助、优势互补,实现多村抱团发展,达到实力更强、班子更优、机制更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