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贵宾会

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0/4/24 9:36:10来源:菏泽日报

      省交通厅驻谢集镇工作队到岗一年多来,他们关注民生,疏浚河道导水惠民,新修道路便于交通,为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挥洒汗水;他们不畏风险艰难,北上南下考察,寻求项目技术、专家、销售渠道,探索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他们凝聚民心,汇集力量,实施了一系列暖民心工程,创新了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思路。


      担当作为:创办合作社为乡村产业振兴闯路子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而产业振兴的关键是因地制宜,有自己的特色。意大利贵宾会工作队探索乡村振兴与产业振兴相结合的文章,帮助所包5个行政村摸索出了一条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中药材产业之路。”省派单县谢集镇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张凯胜如是说。

      工作队在对5个行政村充分调查走访后发现,村里劳动力缺失,土地利用率低,传统种植已经不能满足村民对收入的需求。集体收入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工作队感到,创办村合作社是加强村党支部对村经济的领导,破解存在的难题,增加集体和村民“两个收入”的有效途径。于是,工作队坚定了试一试、闯一闯的决心。

      经过工作队和村干部充分论证,目前,每个村成立了一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健全了理事会、监事会和群众代表小组,“两委”成员任理事会成员,村党支部书记任理事长。在此基础上,5个村的合作社从产业扶贫资金中拿出275万元,进行联手合作,以合作联社的方式,实行经费统一管理、投向统一研究、规模统一衡量、利润统一分配,聘请专业会计,加强财务管理。现已完成土地流转近800亩,种植白芷500余亩、地黄100余亩、培育白术苗100余亩。


      合作社建立起来了,发展什么产业呢?

      工作队在确定产业上坚持小步快跑,先后考察了附近的济南、济宁、菏泽、青州和安徽的亳州,走访了农科院、公司企业、种植大户。考察中了解到,安徽亳州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那里家家户户种植中药材,收益大且稳定,便萌生了发挥地域优势,主动对接融入安徽亳州这个中药材经济圈的想法。在得到村党支部和部分村民的认可后,便和专业公司洽谈后签订合同,对方提供种子和技术服务,负责产品回收,解决了不懂技术没产量和有了产量卖不出去的两大难题。

   ;   工作队坚持效益扶贫与过程扶智相结合,合作社先承担风险,后全面带动。2019年初,以每亩地1000元的价格把百姓的耕地流转过来集体经营,保证百姓旱涝保收吃个“定心丸”。在此基础上,以贫困户为重点,吸引当地的劳动力务工,让村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还拿工资。


      心系民生:“磕头河”变为“幸福河”

      用于村民灌溉排涝的河道年久失修,村民浇地用水十分不便。工作队在实地调研中了解这一情况后,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说起“磕头河”的来历,已经在村党支部岗位上工作了42年的丁万庄村党支部书记丁远成感触很深。

      丁远成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为疏通这段3300米的河道,县乡领导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阻力很大。在无计可施之时,一乡干部说:“我给你们磕头了,抓紧让意大利贵宾会开工吧!”可见难度之大,“磕头河”由此得名。

      如今,面对已经20多年没有清淤的“磕头河”,河道被树木覆盖,河床建起了便房,不少地方架起了便桥等,要疏通,不光是经费的问题,更要疏通思想,谈何容易?

      工作队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队长张凯胜率领4名队员,在镇村干部的积极配合下,走村串户,哪里有阻力,工作队就出现在哪里。他们放下省干部的架子,走进村民的院子,可谓是说尽千言万语,白天进村入户,晚上加班开会沟通情况到深夜。经过4个月的艰苦努力,投资达20多万元,全长3300米,惠及8000名群众的“幸福河”终于贯通。饱受旱涝之苦的谢集镇东部群众笑了,工作队的第一书记欣慰地笑了。



      聚民力:探索暖民心促党建新模式

      基层治理,党建是核心。通过开展暖民心工程,探索以群众、党员自身建设促党建模式,工作队在夯实农村党建方面,打出了一记漂亮的“组合拳”。

      工作队深刻认识到,积极探索是创新开展工作的保证。去年“七一”前夕,工作队走访慰问了70岁以上困难户老党员,为他们送去慰问品。为5个村新修公路10余公里,安装了路灯和道路村庄绿化。积极参与乡镇开展村居环境综合治理,献计献策,出工出钱。在省交通厅党组支援帮助下,工作队举办了“农机下乡义诊”“村干部及致富能手培训”“帮助困难群众‘过暖冬、过好年’” 等活动,向5个村捐赠了价值15万余元的物品、药品。组建了村民舞蹈队和锣鼓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联系意大利贵宾会:0531—66698332